受惠界別 |
---|
學前教育、小學、中學、特殊教育 |
優質教育基金(基金)每年均舉辦多樣化的推廣活動。基金自 2006年開始推行主題網絡計劃,連繫不同學校及教育團體,建立專業發展網絡,以推廣成功經驗及加強專業發展和交流。
基金於2020/21學年,資助16間大學、中學及小學,推行涵蓋不同科目和主題的主題網絡計劃,支援參與計劃的幼稚園、中學及小學,加強專業交流及提升專業能量,以促進學校的持續發展。
本年度16場的主題網絡計劃總結分享會將由2021年6月2日至7月24日,於各主題網絡計劃統籌機構安排的會場及 / 或網上平台,以現場及 / 或網上直播研討會形式進行。
受惠界別 |
---|
學前教育、小學、中學、特殊教育 |
「透過網上學習照顧初中學生學習多樣性(閱讀與寫作) 」主題網絡計劃總結分享會(第二部)的課程編號已更新為EI0020210334,並現接受報名。請有興趣報讀的教育同工,登入培訓行事曆報名。
《共建卓悅校園》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對象:幼稚園、小學、中學的校長、教師及社工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14:30 – 15:00 |
登記 |
/ |
15:00 – 15:15 |
致送紀念品及合照 |
優質教育基金代表 |
15:15 – 15:45 |
歡迎辭及主題網絡計劃簡介 家校攜手共建卓越校園 |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 總監葉兆輝教授及中心代表 |
15:45 – 16:00 |
小休
|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
幼稚園、小學、中學教職員分組於不同講堂* 同時進行對於推行《共建卓悅校園》計劃課程的經驗分享及討論 |
|||
16:00 – 16:15 (第一節分享) |
幼稚園 |
家校攜手共建卓越校園 家校攜手共建卓越校園 |
青衣商會石蔭幼稚園代表 |
小學 |
新常態下推行卓悅校園 新常態下推行卓悅校園 |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蓮社學校代表 |
|
中學 |
「網中人」的正向價值教育—如何善用電子工具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 「網中人」的正向價值教育 |
元朗天主教中學代表 |
|
16:15 – 16:30 (第二節分享) |
幼稚園 |
共建卓悅校園之經驗分享 共建卓悅校園之經驗分享 |
東華三院蕭旺李滿福幼兒園代表 |
小學 |
與您同「樂」—全方位建構卓悅校園 與您同「樂」—全方位建構卓悅校園 |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代表 |
|
中學 |
學校如何提供支援以促進實施《共建卓悅校園》計劃 學校如何提供支援以促進實施《共建卓悅校園》計劃 |
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協和二中)代表 |
|
16:30 – 16:45 |
中小幼各組 |
作計劃經驗總結及問答交流 |
各組講者及參加者 |
*不同講堂為: 香港大學明華綜合大樓 T1, T3, T4 講堂 (分組詳情待定)
我們希望透過這次分享會,向學校教育同工分享《共建卓悅校園》計劃的理念、課程及 活動內容、實施成效與推行經驗: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自 2015 年 4 月,在優質教育基金資助下,開展名為《培養學生正面態度和價值觀》的主題網絡計劃,成功發展一套循證為本的課程及活動,促進香港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計劃採用「公共衛生」模型策略及「生理-心理-社會」架構,作為設計課程及活動的框架,並包括「普及性」與「選擇性」的內容,前者普遍地促進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健康,而後者則能為較有需要的學生作出支援。我們同時為老師提供專業培訓,增強老師對學生及自身心理健康相關的認識,以及教授課程須知;透過加強專業知識,老師在設計、推行和評估課程或活動時,就更能切合學生的需要。 另外我們亦為家長舉辦專題講座,促進家長與學生的親子關係和培育正向管教模式。
承蒙優質教育基金的持續支持,我們於 2019 年 9 月開展新一階段的主題網絡計劃,名為《共建卓悅校園》,繼續在本港中、小學推廣以實證為本的心理健康課程及活動。建基於過往的成功經驗,計劃亦順利推展至幼稚園。計劃旨在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學校課程,培養和增強學童抵抗逆境的韌力,並讓學校轉化為以學生「幸福感為先」的校園。於 2020/21 學年, 我們聯同 145 所中、小學及幼稚園,建構共建卓悅校園支援網絡,有助學校彼此交流經驗及共享知識,同時亦鼓勵家校合作。網絡中的 32 所學校,更於本學年落實為不同年齡學生推行本計劃課程。除了繼續改善現有課程,我們亦正搜集參與學校教育同工及學生的意見、經驗分享、良好實務範例等,以研究及發展「幸福感為先的校園」實務指南,提倡學生的全人健康教育。
「小小科藝創建師」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對象:小學、中學校長及教師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14:30 – 15:00 |
登記 |
/ |
15:00 – 15:15 |
致送紀念品及合照 |
優質教育基金代表 |
15:15 – 15:30 |
計劃成果分享 計劃成果分享 |
東華三院張明添中學 |
15:30 – 15:45 |
如何建立 STEMaker 團隊 如何建立 STEMaker 團隊 |
東華三院羅裕積小學 |
15:45 – 16:00 |
小休 參觀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成品 |
|
16:00 – 16:15 |
如何進行 STEMaker 課堂 如何進行 STEMaker 課堂 |
東華三院黃士心小學 |
16:15 – 16:30 |
如何引入 STEMaker 活動 如何引入 STEMaker 活動 |
嘉諾撒聖心學校 |
16:30 – 16:45 |
計劃經驗總結及問答交流 |
東華三院張明添中學 嘉諾撒聖心學校 東華三院黃士心小學 東華三院羅裕積小學 |
本計劃希望透過是次分享會,向各參與老師分享如何
本網絡計劃於 2020-2021 學年提供一個綜合實踐的動手平台給就近小學,讓參與計劃的小學能自行發展 STEM 項目,培養「小小科藝創建師 STEMaker Junior」。參與學校教師將透過計劃中的各種支援活動,包括觀課、示範課堂、備課、評課及成果展示等了解 STEMaker 教育概念、熟習工場實務、懂得如何規劃具備綜合和應用不同科目知識和能力的「科藝創建習作 STEMaker Project」。
本主題網絡計劃結束後,參與之核心學校除建立起校內 STEM 團隊,有自己的 STEM 專屬場室外,並能組建自己學校的網絡,聯繫不同小學進行聯校 STEM 活動,持續深化,落實 STEM 教育。
「透過雙模式發展於初小的計算思維及 STEM 教育」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對象:小學、中學校長及教師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14:30 – 15:00 |
登記 |
/ |
15:00 – 15:10 |
致送紀念品及合照 |
優質教育基金代表 |
15:10 – 15:25 |
計劃成果分享 計劃成果分享 |
鳳溪廖潤琛紀念學校 |
15:25 – 15:35 |
校本經驗分享 (一) 校本經驗分享 (一) 三年級 三角形 |
勵志會梁李秀娛紀念小學 |
15:35 – 15:45 |
校本經驗分享 (二) 校本經驗分享 (二) 二年級 方向 |
荃灣天主教小學 |
15:45 – 16:00 |
小休 參觀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成品 |
|
16:00 – 16:10 |
校本經驗分享 (三) 校本經驗分享 (三) 三年級 四則混合計算 |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 |
16:10 – 16:20 |
校本經驗分享 (四) 三年級 立體圖形 校本經驗分享 (四) |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 |
16:10 – 16:20 |
校本經驗分享 (五) 二年級 方向 校本經驗分享 (五) |
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 |
16:30 – 16:45 |
計劃經驗總結及問答交流 |
鳳溪廖潤琛紀念學校 |
本計劃希望透過是次分享會,分享計劃推行的經驗和實施成效。
本計劃於高小的數學學習單元推展 STEM 教育及計算思維,並提升教師利用計算思維和資訊科技的教學能力,以及建立學習社群,有助促進跨校的專業交流文化。本計劃於 2020年 9 月至 2021 年 7 月期間進行,共有 5 間小學參與。學期初,計劃先透過教師工作坊,讓教師們掌握一些電腦軟件的應用技巧,以便日後利用這些軟件進行教學設計,以及為逐步推動校本 STEM 教育及或計算思維作準備,累積經驗。同時,通過共同備課會議,與各校的教師在所選定學習單位元(如 2S1 立體圖形、2S3 方向、3S2 三角形等)釐清數學概念、選取教學重點、編排教學流程、設計一些與 STEM 教育及或計算思維相關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應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藉本校於數學科推展 STEM 教育及計算思維的經驗,讓參與計劃的學校教師們設計合適的校本課程,使高小學生透過實踐活動或編程活動,於數學課或跨學科的課堂中經歷STEM 教育和計算思維教育的學習。本計劃完結時,將會把各校學習單元設計匯集成小冊子,與業界共享成果。教師們可因應校情及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把示例作適當調適,以發揮更理想的教學效果。本計劃除了提供不少跨校合作機會,也為此成立學習社群網絡,讓各成員能夠持續地於平台進行專業討論及交流,有助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此外,本校於 2021-2022 年度將繼續帶領參與學校,透過雙模式於初小推展各具特色的「計算思維」及「STEM 教育」校本課程。
「透過議題探究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及正面價值觀 –『認知-思考-體驗和實踐』」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對象:中學校長及教師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14:30 – 15:00 |
登記 |
/ |
15:00 – 15:10 |
致送紀念品及合照 |
優質教育基金代表 |
15:10 – 15:15 |
致歡迎辭 |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張翠儀校長 |
15:15 – 15:30 |
專業發展 發展專業 計劃成果分享 專業發展 發展專業 計劃成果分享 |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
15:30 – 15:45 |
發展專業學習社群,照顧學習者多樣性 校本經驗分享 (一) (學習差異) 校本經驗分享 (一) (學習差異) |
台山商會中學 |
15:45 – 16:00 |
誰是減排好伙伴?(從舉辦國際會議探討減排的前路) 校本經驗分享 (二) (議題探究) 校本經驗分享 (二) (議題探究) |
樂善堂顧超文中學 |
15:00 – 16:15 |
小休 參觀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成品 |
|
16:15 – 16:30 |
香港走塑堅離地? 校本經驗分享 (三) (價值教育) 校本經驗分享 (三) (價值教育) |
聖安當女書院 |
16:30 – 16:45 |
透過電子學習工具促進教學效能 校本經驗分享 (四) (電子教學) 校本經驗分享 (四) (電子教學) |
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 |
16:45 – 17:00 |
計劃經驗總結及問答交流 |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台山商會中學 樂善堂顧超文中學 聖安當女書院 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 |
本計劃希望透過是次分享會,向各參與教師分享如何:
本計劃於 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7 月期間推行,有三間參與的核心學校及一間夥伴學校。計劃於上學期透過舉辦三次研討會及工作坊,讓參與學校的教師對議題探究的方法,價值及價值觀教育理論及課內體驗學習的實踐,有更充分的掌握,以便在設計教案及觀課、評課時,可以融入上述推動專業發展的三大重要元素。
計劃於下學期主要進行備課、觀課及評課,每校分別兩次。課題由參與的核心學校自訂,年級及任教的教師也由參與的核心學校安排。透過共同備課,彼此於教學焦點、教材及教學活動、教學流程等作進一步交流,使教學目標可以更聚焦。此外,也透過觀課及評課,讓各教師吸收教學點子,進一步提升專業教學能力。
本計劃的另一目標就是透過舉辦課內體驗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他們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提升他們的服務精神和責任感及培養他們正向思維和品德修養。
本計劃讓參與網絡學校的教師有更多接觸其他教師的機會,有助教師之間建立聯繫,促進彼此的專業交流及發展。此外,在本年度的計劃結束後,我們會將是次計劃的十一個教案結集,以期能夠與教育界進一步交流,為促進本港通識教育1的發展盡一分綿力。
1 課程名稱將於 2021/22 學年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建構及推展具效能的 STEM 教育學習社群 -『學習、應用、得到回饋、提升 STEM 教育』」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對象:小學、中學校長及教師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14:30 – 15:00 |
登記 及 參觀展覽 |
/ |
15:00 – 15:05 |
致歡迎辭 |
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 紀思輝校長 |
15:05 – 15:10 |
致送紀念品 |
優質教育基金代表 |
15:10 – 15:25 |
5G 與物聯網如何促進未來教育的發展 |
物聯中國團體組織聯席會 莊毅堅先生 |
15:25 – 15:30 |
計劃顧問分享 |
主題網絡計劃顧問 廖亞全校長 |
15:30 – 15:45 |
計劃特色及成果分享 |
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 |
15:45 – 15:55 |
小休 |
|
15:55 – 16:05 |
學校經驗分享 (一) – 運用設計思維於課程規劃與教師發展 |
浸信宣道會呂明才小學 |
16:05 – 16:15 |
學校經驗分享 (二) – 以 micro:bit 作主軸推展科技創意及高小 STEM 教育 |
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小學 |
16:15 – 16:25 |
學校經驗分享 (三) – 如何建構由高小傳承至初中的 STEM 課程 |
香港紅十字會雅麗珊郡主學校 |
16:25 – 16:30 |
問答環節 |
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 |
本計劃希望透過是次分享會,向各參與老師分享如何 –
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自 2017/18 學年,獲得優質教育基金資助,推行「具效能的STEM 學習社群的建構及推展 – 『學習、應用、得到回饋、提升 STEM 教育』」主題網絡計劃,按科學、科技、數學(STEM)主題進行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如工作坊、培訓課程,帶領參與者設計 STEM 教育 校本課程,計劃及籌備科本和跨學科活動,將STEM 教育各範疇學習元素融匯貫通,以探討及推動綜合性的 STEM 教育學習和應用教育。
另外,本計劃亦分析各參與學校的目標,按參與學校校本情況、 STEM 教育教學模式及學生需要等,設計教學策略,同時利用科技製作 IT 課件,如 AR 課件及 VR 課件,籌備及參加 STEM 教育比賽等,於過程中帶領不同參與學校進行跨校交流,促進彼此的專業 STEM 教育領域的成長。計劃還會促進專業(物聯網 IoT 及 設計思維)科創學術交流,提升學生應用 STEM 教育相關科目的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創建出以人為本及可實際改善日常生活的方案,實踐智慧城市的理念。
本主題網絡計劃結束後,參與學校可於日後繼續推展 STEM 教育教學及發展具校本特色的 STEM 教育課程以及推廣至其他學校,提升本港 STEM 教育。
「學校整體課程規劃與 STEM 教育」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對象:小學、中學校長及教師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14:30 – 15:00 |
登記 |
/ |
15:00 – 15:10 |
致送紀念品及合照 |
優質教育基金代表 |
15:10 – 15:50 |
童行 STEM 教育 童行 STEM 教育 童行 STEM 教育 童行 STEM 教育 |
夥伴學校: 仁濟醫院陳耀星小學 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 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 |
15:50 – 16:05 |
小休 參觀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成品 |
|
16:05 – 16:35 |
手腦並用的 STEM 教育 手腦並用的 STEM 教育 手腦並用的 STEM 教育 手腦並用的 STEM 教育 |
核心學校: 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 聖公會嘉福榮真小學 中華基督教會基真小學 |
16:35 – 16:55 |
應用編程解決生活問題 應用編程解決生活問題 應用編程解決生活問題 |
核心學校: 聖公會九龍灣基樂小學 華德學校 |
16:55 – 17:00 |
計劃經驗總結及問答交流 |
聖公會聖十架小學 及 參與學校 |
是次研討會內容包括:由位於不同地區、STEM 教育的施行處於不同階段的小學分享如何進行「學校整體課程規劃與 STEM 教育」。研討會重點展示學校如何透過建立跨校專業交流網絡,於小學四至六年級,透過常識科課堂教學,進行整體課程規劃及發展,推動校本 STEM 教育。
本計劃主要以四年級常識為起點,於小學高年級推行以學生為本的整體課程規劃及實踐 STEM 教育。透過教師培訓,提升教師對常識科及 STEM 教育的認識;透過工作坊,教師設計手腦並用的探究活動,運用設計循環改良產品,應用編程發展計算思維。活動由日常生活的問題出發,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發揮創新創意潛能,建立正面的價值觀;透過共同備課、編寫教材、集體觀課及評課,提升學與教的成效;與學校課程領導,共同檢視學校情況,訂立校本 STEM 教育目標、推展及規劃可持續發展的 STEM 教育。
本計劃結束時,會把各校常識科教學資源及教材製作《學校整體課程規劃與 STEM 教育》教材套,供其他小學參考。現時 STEM 教育已全面在各核心學校推展,透過手腦並用的探究活動,加強學生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經過一年或以上的參與後,夥伴學校已成為同行者,共同協助核心學校進行校本規劃。由統籌學校與夥伴學校結伴,與核心學校組成專業交流網絡,共同設計以學生為本的STEM 教育。
「透過活的科學:促進中小學創意 STEM 教育」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對象:小學、中學校長及教師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14:30 – 15:00 |
登記 |
/ |
15:00 – 15:05 |
歡迎辭 |
萬鈞伯裘書院校長 |
15:05 – 15:15 |
致送紀念品及合照 |
優質教育基金代表 |
15:15 – 15:30 |
計劃成果分享 |
萬鈞伯裘書院 |
15:30 – 15:40 |
學生學習成果經驗分享 |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代表 香港學生輔助會小學代表 金巴崙長老會耀道小學代表 |
15:40 – 15:55 |
小休 參觀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成品 |
|
15:55 – 16:05 |
老師團隊協作經驗分享 |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代表 香港學生輔助會小學代表 金巴崙長老會耀道小學代表 |
16:05 – 16:15 |
校本課程發展經驗分享 |
|
16:15 – 16:30 |
計劃經驗總結及問答交流 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
萬鈞伯裘書院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 香港學生輔助會小學 金巴崙長老會耀道小學 |
本計劃希望透過是次分享會,總結及向各參與教師分享前線經驗。分享會邀請參與計劃的學校分享良好的實踐事例,探討如何運用科學套件、微型電腦板及傳感器,把 STEM教育帶到中學及小學,以聯繫中小學老師,銜接不同學習階段的 STEM 教育。
萬鈞伯裘書院於 2020/21 學年獲得優質教育基金資助,推行「透過活的科學:促進中小學創意 STEM 教育」主題網絡計劃,利用 micro:bit 作為編程教育及 STEM 教育的載體,讓教師及學生均能透過動手探究,體驗編寫程式及科學探究的樂趣。本計劃透過教師工作坊、課程策劃會議、共同備課及觀課及學生展示成果活動等形式,支援參與學校以科學知識推展 STEM 活動,以及協助參與學校發展 STEM 教育和支援參與學校編制校本課堂規劃。
本主題網絡計劃將總結學校實踐經驗,以舉辦經驗分享會、製作並發佈計劃成果等形式,為各中小學提供透過科學探究,促進中小學創意 STEM 教育發展的參考。
「促進正向思維的人工智能 STEM 教育課程」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對象:小學、中學校長及教師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14:30 – 15:00 |
登記 |
/ |
15:00 – 15:05 |
致送紀念品及合照 |
優質教育基金代表 |
15:05 – 15:10 |
致歡迎辭 |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 金偉明校長 |
15:10 – 15:25 |
計劃成果分享 計劃成果分享 |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 |
15:25 – 15:40 |
運用電子與編程規劃校本 STEM 教育 運用電子與編程規劃校本 STEM 教育 |
路德會聖馬太學校(秀茂坪) |
15:40 – 15:50 |
小休 參觀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成品 |
|
15:50 – 16:05 |
利用 micro:bit 進行跨學科學習- 利用 micro:bit 進行跨學科學習 智能產品製作 |
匯基書院 |
16:05 – 16:20 |
機械臂及口罩辨識 機械臂及口罩辨識 |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 |
16:20 – 16:30 |
計劃經驗總結及問答交流 |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 路德會聖馬太學校(秀茂坪) 匯基書院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 |
本計劃希望透過是次分享會,總結及向各參與教師分享前線經驗、實施成效以及延續計劃的情況。研討會重點分享參與學校如何利用在校本 STEM 教育中加入人工智能的元素。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於 2020/21 學年獲得優質教育基金資助,推行「促進正向思維的人工智能 STEM 教育課程」主題網絡計劃,旨在將各學校已開展的微電腦教學基礎作延伸發展,針對 STEM 發展中人工智能教學的需求,增進教師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及加強學生透過 STEM 教育活動培養設計思維及正向思維。此外,計劃通過到校共同備課、到校觀課及評課、工作坊、比賽等,統籌學校與參與學校的教師將結成一個專業交流網絡,共同探討推展 STEM 教育的方法。
本計劃的成果將製作成「2020/2021 年度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 - 促進正向思維的人工智能 STEM 教育課程」計劃特刊,特刊亦會以電子書形式供學界參與。
「透過照顧學習多樣性的校本學科知識/能力框架,推動『促進學習的評估』和『作為學習的評估』」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對象:小學校長及教師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14:30 – 15:00 |
登記 |
/ |
15:00 – 15:15 |
致送紀念品及合照 |
優質教育基金代表 |
15:15 – 15:30 |
計劃成果分享 計劃成果分享 |
番禺會所華仁小學 |
15:30 – 15:45 |
校本經驗分享 (一) 校本經驗分享 (一) |
北角衞理小學 |
15:45 – 16:00 |
小休 參觀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成品 |
|
16:00 – 16:15 |
校本經驗分享 (二) 校本經驗分享 (二) |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 |
16:15 – 16:30 |
校本經驗分享 (三) 校本經驗分享 (三) |
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 |
16:30 – 16:45 |
計劃經驗總結及問答交流
計劃經驗總結及問答交流 |
番禺會所華仁小學 北角衞理小學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 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 |
本計劃希望透過是次分享會,向各參與教師分享透過照顧學習多樣性的校本學科知識/能力框架,推動「促進學習的評估」和「作為學習的評估」的經驗。
本計劃在 2020/21 學年推行,著重學校發展「試卷評估分析工具」。學校以上、下學期考試和下學期測驗成績(包括:中文科、英文科及數學科)作分析,運用「試卷評估分析工具」分析學科的評估試題的能力分佈是否配合校本開發的學科知識/能力框架,找出學生的學習表現及學習能力。
本計劃根據中文科、英文科及數學科校本開發的學科知識/能力框架自擬基礎、進階及高階題目,教師按學生在總結性評估後的表現分派適合其能力的跟進課業。
此外,本年度有三所核心學校參與計劃,透過兩次工作坊、定期的跨校共同備課、觀課、檢討會議等,推廣校本開發的學科知識/能力框架,並與核心學校運用「試卷評估分析工具」分析試題。
本計劃建立學習社群,透過共同參與、討論商議、互相協作、交流反思,匯聚各人的專長,共同解決困難,並分享成果。
「『小點子,大攪作』STEM 創客教育中心」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對象:小學、中學校長及教師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14:30 – 15:00 |
登記 |
/ |
15:00 – 15:15 |
致送紀念品及合照 |
優質教育基金代表 |
15:15 – 15:30 |
計劃簡介及創客教育分享 計劃簡介及創客教育分享 |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
15:30 – 15:45 |
P6 校本課程:Micro:bit 遙控小車 P6 校本課程:Micro:bit 遙控小車 |
港大同學會小學 |
15:45 – 16:00 |
小休 參觀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成品 |
|
16:00 – 16:15 |
教師專業發展與拔尖課程 教師專業發展與拔尖課程 |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
16:15 – 16:30 |
疫情下的 STEM 教程 疫情下的 STEM 教程 |
順利天主教中學 |
16:30 – 16:45 |
計劃經驗總結及問答交流 |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港大同學會小學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順利天主教中學 |
本計劃目的旨在分享統籌學校推行創客教育的經驗及資源,推廣以動手做為主題的學習模式,並協助有需要學校推行 STEM 教育校本課程。希望透過是次分享會,總結計劃的實施成效,分享各參與學校的寶貴經驗及成果,並讓更多教師了解創客教育的學與教模式。
本計劃透過本校推行創客教育的實際經驗作引導,為教師提供培訓及技術支援,並借出不同設備及器材供學校使用,令有意發展 STEM 教育的學校更有效地把創客教育的模式引入校園。本計劃提供多個低成本及普及度高的創客項目作範本(例:Arduino/Micro:bit遙控機械、多彩 LED 燈、自製無動力小車比賽),與參與學校共同建構緊貼校本需要的STEM 教育校本課程,並舉辦多場教師培訓工作坊、體驗活動、規劃及檢討會議等,協助參與學校有效推行相關校本課程及活動。
本計劃期望透過持續的經驗及資源分享,提倡並建立創新精神及共享文化,建構一個持續發展的網絡,協助網絡成員建立校本的「創客空間」,共同研發更多不同的創客教育項目並與學界分享。
「科學探究為本的創意 STEM 教育」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對象:小學、中學校長及教師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14:30 – 15:00 |
登記 |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 |
15:00 – 15:15 |
致送紀念品及合照 |
|
15:15 – 15:30 |
主題網絡計劃統籌學校分享 – 以科學探究為本的創意 STEM 應用課程 主題網絡計劃統籌學校分享 |
|
15:30 – 15:45 |
核心學校分享 – 從抗疫培養 STEM 教育中的知識、技能和態度 從抗疫培養 STEM 教育中的知識、技能和態度 |
聖公會諸聖中學 |
15:45 – 16:00 |
小休 |
|
16:00 – 16:15 |
核心學校分享 分享主題:STEM - QM 機械車:科學探究與實踐 分享主題:STEM - QM 機械車:科學探究與實踐 |
港澳信義會慕德中學 |
16:15 – 16:30 |
核心學校分享 分享主題:疫情下的 STEM 創意電子口罩 分享主題:疫情下的 STEM 創意電子口罩 |
可道中學(嗇色園主辦) |
16:30 – 16:45 |
計劃經驗總結及問答交流 |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 聖公會諸聖中學 港澳信義會慕德中學 可道中學(嗇色園主辦) |
本計劃目標是透過在 STEM 教育的科學探究,促進及支援教師專業發展,教師透過跨校的交流,建立一個交流平台,銜接不同學習階段的 STEM 教育,促進彼此的專業成長。以科學探究為主導,並配合電腦科及工程科教授的計算思維能力,讓學生從中學習及增强他們應用有關 STEM 教育的跨學科知識和技能,並培養他們開拓科研及創新精神。
本計劃於 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8 月期間舉行,聯繫 3 間中學,培訓 20 多名教師,接觸約 400 名學生。在是次計劃中,統籌學校為核心學校的參與教師提供培訓工作坊、課程會議和共同備課。每校進行最少兩次到校共同備課,另外亦包括到校觀課及進行課後反思。此外,本計劃會為核心學校提供教材及學材相關支援,各參與學校的教師可就校本情況而調節課程內容,完成一個大約 6-8 個課節的教案及相關課題活動,運用以科學探究為主導的 STEM 教育 課題,並配合電腦科教授的計算思維能力來實踐課程,從而增强學生融會貫通及應用跨學科的知識和技能。
本計劃鼓勵參與的核心學校教師持續設計以科學探究(植物學、生物學、環保等)為核心主導的 STEM 課程,並向學界分享經驗和展示成果,每年可邀請不同學校組成 STEM 教育學習社群,互相學習。計劃完結後,將會把各校學習單元設計匯集成小冊子,與業界共享成果。另一方面,為了促進小學及中學教師互相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因此在下年度將邀請 2 間小學為核心學校一同參與計劃,有利中、小教師建立專業社群,促進專業發展。
「推動正向教育‧邁向全人發展」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對象:幼稚園校長及教師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13:45 – 14:10 |
登記 |
/ |
14:10 – 14:35 |
致歡迎辭
致歡迎辭 |
計劃總監 |
計劃剪影及回顧 |
計劃學校發展主任 |
|
致送紀念品 |
優質教育基金代表 |
|
14:35 – 15:05 |
校本經驗分享 (一) 《正向領導與學校文化》
校本經驗分享 (一)
校本經驗分享 (一) |
聖三一中心幼稚園‧幼兒園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安基幼兒學校 |
15:05 – 15:15 |
小休 參觀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成品 |
|
15:15 – 15:50 |
校本經驗分享 (二) 《家校協作》 校本經驗分享 (二) 校本經驗分享 (二) |
新界婦孺福利會博康邨幼兒學校 深培中英文幼稚園 |
15:50 – 16:00 |
小休 參觀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成品 |
|
16:00 – 16:45 |
校本經驗分享 (三) 《正向教育的學與教》 校本經驗分享 (三) 校本經驗分享 (三) 校本經驗分享 (三) |
明愛香港崇德社幼兒學校 愛群道浸信會呂郭碧鳳幼稚園 聖雅各福群會寶翠園幼稚園 |
16:45 – 17:00 |
總結 |
計劃學校發展主任 |
本計劃希望透過是次分享會,總結計劃的發展經驗,當中包括如何從「學校文化」、「學與教」及「家校合作」推動正向教育,並邀請全港幼稚園的前線同工參與,以進一步推廣網絡計劃的經驗。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自 2017/18 學年獲優質教育基金資助,推行「推動正向教育‧邁向全人發展」主題網絡計劃。建基過往的計劃經驗,本年度繼續協助 40 間參與計劃的幼稚園建立着重彼此關係及全情投入工作的正向團隊;同時亦協助幼稚園優化課堂設計及實踐,讓幼兒投入及喜愛學習;強化家校合作以正向教育促進幼兒全人發展。
本主題網絡計劃將總結學校實踐經驗,透過經驗分享會及計劃網站平台,進一步推廣實踐正向教育的經驗。
「透過網上學習照顧初中學生學習多樣性(閱讀與寫作) 」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對象:校長及教師 (初中及小學)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9:00 – 9:30 |
登記 |
/ |
9:30 – 9:45 |
開幕致詞 |
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 系主任 劉鐸博士 |
9:45 – 10:05 |
計劃成果分享 – 計劃介紹 計劃成果分享 |
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 何福全博士 |
10:05 – 10:25 |
計劃成果分享 – 網站介紹 |
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 莫梓萱小姐 |
10:25 – 10:45 |
問答環節 |
|
10:45 – 10:55 |
小休 |
|
10:55 – 11:15 |
校本經驗分享 (一) 讀寫結合策略 – 電子教學與中文寫作 校本經驗分享 (一) |
中華基督教會馮梁結紀念中學 |
11:15 – 11:35 |
校本經驗分享 (二) 借物抒情 – 探索人、物、情之間的關係 校本經驗分享 (二) |
東華三院鄺錫坤伉儷中學 |
11:35 – 11:55 |
校本經驗分享 (三) 多元化學習策略及網上工具促進學生寫作能力 校本經驗分享 (三) |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 |
11:55 – 12:15 |
校本經驗分享 (四) Enhancing junior form referencing and inferencing skills for reading in a diverseability class 校本經驗分享 (四) |
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 |
12:15 – 12:35 |
校本經驗分享 (五) 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enrich a story by developing observation and 5 senses through 360 videos 校本經驗分享 (五) |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 |
12:35 – 13:00 |
計劃經驗總結及問答交流 |
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 及網絡學校 |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14:30 – 15:00 |
登記 |
/ |
15:00 – 15:15 |
計劃簡介 |
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 何福全博士 |
15:15 – 16:00 |
Reading comprehension - Faster Read intervention for improv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early secondary school |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 Professor Jane OAKHILL |
16:00 – 16:30 |
問答交流 |
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在優質教育基金的資助下,於 2013/14 學年與多間中學合作,開展了「讀寫策略發展網絡計劃(初中)」。由 2019/20 學年開始,計劃延伸為「照顧初中學生個別差異的閱讀與寫作網絡學習計劃」。計劃目的為凝聚學校,共同發展有關閱讀和寫作的學習策略及增加一些科技元素,發展更多教材去幫助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
上述的計劃將透過分享會,由計劃成員向教育界同工介紹過去的工作成果。出於對疫情的考慮,分享會將以網上形式舉行。
協作範圍:學校組成網絡為有學習差異之初中學生提供讀寫支援
發展重點:統籌單位支援參與教師推廣及發展特殊教育,包括:為教師提供發展及進行課程活動的空間、促進教師協作、為教師提供專業交流的平台,並發展更多教學策略、為參與學校的老師提供學習新技能和實踐的機會、了解新策略並運用於實際教學之中、進行觀課、反思經驗、為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發展網絡學習平台
到校支援服務和網絡活動:統籌單位於計劃期間定期與參與教師進行協作,內容包括:十周訓練計劃、恆常會議、跨校觀課、研討會、分享會、公開講座、到校支援、觀課及評課
本計劃於明年會繼續舉辦,並會逐步增加計劃發展的教材及物料,如加設網上學習平台的 內容,增加 360 影片教學的教材。
「透過機械人活動促進高小 STEM 教育」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對象:小學、中學校長及教師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14:30 – 15:00 |
登記 |
/ |
15:00 – 15:15 |
致送紀念品及合照 |
優質教育基金代表 |
15:15 – 15:30 |
計劃成果分享 計劃成果分享 |
佛教何南金中學 |
15:30 – 15:45 |
校本經驗分享 (一) – 初階水平的機械人課程 校本經驗分享 (一) |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 |
15:45 – 16:00 |
小休 |
參觀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成品 |
16:00 – 16:15 |
校本經驗分享 (二) – 進階水平的機械人課程 校本經驗分享 (二) |
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 |
16:15 – 16:30 |
校本經驗分享 (三) – 大師級水平的機械人課程 校本經驗分享 (三) |
嘉諾撒聖家學校 |
16:30 – 16:45 |
計劃經驗總結及問答交流 |
佛教何南金中學 及 以上經驗分享的學校 |
本計劃正進行第四學年的網絡支援活動,本學年共 10 間小學參與,其中 3 間進行大師級課程,3 間進行進階課程, 4 間新加入的學校參與初階課程。在課程內裝嵌的六足機械人或其他機械知識,皆是循序漸進的作業。參與學校參與製作的水平不斷累升,直至最後教授全部 3 個水平。
本計劃提供每個水平的 2 套裝組機械人予每名同學,所有任教的教師都會接受培訓,課堂進行時有統籌學校及/或進階學校提供到校支援,讓經驗尚淺的教師也能應付自如。
本計劃已完成了一個 3 年的周期,但因疫情和停課的緣故,「落手做」的課業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同學的基本水平日漸提升,老師的施教亦累積了經驗。因此,本計劃在來年的週期會嘗試:
「建立數據分析系統,提升以評估作為學習的評估素養」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對象:小學、中學校長及教師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14:30 – 15:00 |
登記 |
/ |
15:00 – 15:15 |
致送紀念品及合照 |
優質教育基金代表 |
15:15 – 15:30 |
計劃成果分享 計劃成果分享 |
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 |
15:30 – 15:50 |
校本經驗分享(一) 《從語文教學中建立評估素養》 校本經驗分享(一) 校本經驗分享(一) |
聖公會基顯小學 聖公會聖馬太小學 |
15:50 – 16:05 |
小休 |
參觀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成品 |
16:05 – 16:25 |
校本經驗分享(二) 《在校建立評估素養學習社群》 校本經驗分享(二) 校本經驗分享(二) |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新會商會學校 伊斯蘭鮑伯濤紀念小學 |
16:25 – 16:45 |
校本經驗分享(三) 《新常態下的觀課與評課:學、教、評設計》 校本經驗分享(三) 校本經驗分享(三) |
天主教領島學校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黃藻森學校 |
16:45 – 17:00 |
計劃經驗總結及問答交流 |
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 聖公會基顯小學 聖公會聖馬太小學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新會商會學校 伊斯蘭鮑伯濤紀念小學 天主教領島學校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黃藻森學校 |
是次分享會集結 2020-2021 年度參與本計劃的核心學校(共 3 間)和夥伴學校(共 3 間)的成果,講解在校推動「評估素養」的工作,包括建立各科的校本評估重點表、運用多元教學策略進行評估回饋改善學與教、利用數據分析系統分析校內評估數據、推行多元化評估模式、檢視校本評估政策及優化評估工作、共同檢視及商討適切的評估擬題模式等。
本計劃自 2017/18 學年開始推行,至今已運作了 4 年,主要是籌組不同的網絡學校發展「評估素養」的工作,目的是希望透過善用校內(校本教學及評估材料)及校外不同的評估、教學資源(如系統評估 TSA、學生評估資源庫 STAR、網上學與教支援 WLTS 等),建立有效的評估數據分析系統,從而提升各所學校推動「學、教、評」循環的意識和能力,達致「促進學習的評估」、「作為學習的評估」等概念。
「評估」為學校發展中重要的一環,統籌學校憑藉多年建立評估素養的經驗,期望通過學校之間的共同研究及分享,與不同學校建立有效的「評估素質」發展方向,提升學與教的效能。本校會先從教師交流着手,讓合作學校的團隊了解「評估素養」的理念,促進教師在日常教學應用評估的能力。在課堂層面,計劃人員會向參與學校推廣「促進學習的評估」及「作為學習的評估」,提升教學的整體效能。除此之外,統籌學校亦會協助參與學校運用各項評估資料回饋學與教,優化校本課程,促進學生學習的成效。
此外,計劃中會向參與學校推廣不同的評估資源(如系統評估TSA、學生評估資源庫STAR、網上學與教支援 WLTS 等),完善學教評循環;亦會運用數據系統分析軟件,就科目的不同能力範疇及學習重點建立數據分析系統。本計劃還會定期進行教師專業分享、觀課交流、共同備課等,以聯繫不同學校,建立學習社群,促進參與學校與教師之間的專業互動及交流。
本計劃於 2018/19 學年年開始支援的學校數目已增至 5 間,科目為中文及數學;至 2019/20學年,支援學校數目將會再增至 9 間,科目亦會發展至中、英、數三科。計劃持續為各參與學校推動校本評估素養及建立數據分析系統,促進教師專業交流。至 2020/21 及 2021/22學年,計劃會支援 6 間小學(包括 3 間夥伴學校及 3 間核心學校)使用的數據分析平台(可選 SPSS 或 AQP),於中、英、數三科進行學教評循環建立數據分析系統,計劃形式轉變為統籌學校和夥伴學校支援核心學校,以「評估作為學習」作方向,完成「學、教、評」循環。
「中小學創意STEM教育」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對象:小學、中學校長及教師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15:00 – 15:30 |
登記 |
/ |
15:30 – 15:35 |
致送紀念品及合照 |
優質教育基金代表 |
15:35 – 15:45 |
主題網絡計劃統籌學校分享 – 主題網絡計劃統籌學校分享 |
青年會書院 |
15:45 – 15:55 |
核心學校分享 – 核心學校分享 |
保良局莊啟程小學 |
15:55 – 16:05 |
核心學校分享 – 核心學校分享 |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石圍角小學 |
16:05 – 16:15 |
核心學校分享 – 核心學校分享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馬鞍山信義學校 |
16:15 – 16:25 |
小休 參觀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成品 |
|
16:25 – 16:35 |
核心學校分享 – 核心學校分享 |
新界婦孺福利會梁省德學校 |
16:35 – 16:45 |
核心學校分享 – 核心學校分享 |
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 |
16:45 – 16:55 |
核心學校分享 – 核心學校分享 |
伊利沙伯中學 |
16:55 – 17:00 |
計劃經驗總結及問答交流 |
青年會書院 |
本計劃希望透過是次分享會,總結及分享參與計劃學校發展校本STEM教育課程的良好實踐事例,探討如何透過微型電腦板Micro:bit,把STEM教育帶到中學及小學,銜接不同學習階段的STEM教育。
本計劃的目標是希望透過微型電腦板Micro:bit把STEM教育帶到小學和中學。透過培訓計劃,使教師們能運用微型電腦板Micro:bit帶到課堂,提升教師和學生學習STEM的興趣。網絡計劃統籌員借助課程發展的經驗,擔任引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帶領參與計劃的學校設計校本課程,讓小學及中學學生透過運用微型電腦板Micro:bit,進行STEM教育的學習。當中透過跨校的交流,建立一個交流平台,聯繫小學及中學教師,銜接不同學習階段的STEM教育,促進彼此的專業成長。
本計劃於2018年9月至2021年8月期間舉行,聯繫11間小學及5間中學,培訓66名教師,接觸約1,800名學生。在是次計劃中,統籌學校為核心學校的參與教師提供工作坊、課程會議和全體共同備課。除了每校進行兩次到校共同備課外,亦包括到校觀課及進行反思會。此外,本計劃會為核心學校提供教材及學材,各參與學校的教師可就校本情況而調節課程內容,完成一個大約4– 6個課節的教案及相關活動的資料,運用微型電腦板Micro:bit為學習STEM教育的校本單元課程。
本計劃鼓勵參與的核心學校教師持續設計不同的Micro:bit課程,向學界分享經驗和展示成果,每年可邀請不同學校組成STEM學習社群,互相學習。另一方面,本計劃令本校教師有更多機會接觸其他小學或中學教師,促進互相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本計劃亦提供不同分享機會,有利教師建立公開演說之技巧,促進專業發展。
「STEM 創客教室」主題網絡計劃 總結分享會
對象:小學、中學校長及教師
時間 |
詳情 |
講者/主持 |
---|---|---|
9:00 – 9:30 |
登記 |
/ |
9:30 – 9:40 |
致送紀念品及合照 |
優質教育基金代表 |
9:40 – 09:50 |
計劃成果分享 計劃成果分享 |
天水圍香島中學 |
9:50 – 10:00 |
教師發展日 教師發展日 |
東華三院姚達之紀念小學(元朗) |
10:00 – 10:20 |
“Train the Trainer”教師工作坊 教師工作坊 |
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 |
10:20 – 10:35 |
小休 |
參觀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成品 |
10:35 – 10:45 |
跨校集備、觀課及議課 跨校集備、觀課及議課 |
屯門官立小學 |
10:45 – 10:55 |
網上、實體學生工作坊 網上、實體學生工作坊 |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英業小學 |
10:55 – 11:15 |
計劃經驗總結及問答交流 |
天水圍香島中學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英業小學 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小學 屯門官立小學 東華三院姚達之紀念小學(元朗) |
本計劃希望透過是次分享會,分享計劃推行經驗和實施成效。藉本校於「STEM 創客教室」推展 STEM 教育,以及本計劃的統籌員曾經借調到教育局校本支援服務協助學校展校本課程的經驗,讓參與計劃的學校教師們設計合適的校本課程,使小學生透過工作坊經歷 STEM 教育和提升他們的創造力及解決問題能力。
本網絡計劃旨在協助各參與學校:
本計劃完結時,會製作「STEM 創客教室」教材套,包括教案、學習材料、學習成果、活動記錄等,並以數碼方式貯存;教材套將以適當的媒體,免費向中、小學發放;教材套也將交予優質教育基金,讓基金以適當的方式及渠道發放。有系統地紀錄學生「STEM創客教室」成果,並把優秀作品保存及展示;舉辦交流活動或工作坊,由介紹學習成果及創作過程,也可以讓參加者親自體驗。